尊龙人生就是博d88,我和《中国金融》专栏|与《中国金融》相识的六年

2024-07-22

  今年10月,《中国金融》杂志迎来了创刊70周年纪念日。70年来,《中国金融》杂志坚持正确的导向和专业化办刊方向,坚持用中国视角看金融业发展,权威解读金融方针政策,深入研究金融现实问题,密切跟踪金融前沿理论思想, 大力弘扬先进金融文化。在这期间,杂志得到了广大基层读者的支持与热爱,70年的辉煌也有他们书写的重要一笔。本专栏选取部分征文来稿,与君共勉。

  宏观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改革开放以来,经济影响的广泛性和金融知识的专业性,使得人们对学习专业知识产生了强烈的渴望。然而,金融专业术语对于外行人来说却十分晦涩难懂。许多人有学习金融知识的意愿,却不知从何学起,当然我也不例外。作为一名理工科博士,最初的自己,根本看不懂电视上经济金融类的相关新闻,对经管学院的学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羡慕,对此的求知欲也在与日俱增。

  我在读博士期间有非常繁重的科研压力,泡在实验室做实验是常态,生活比较单调。每周五晚上,我会放松一下自己,通常会去图书馆的杂志阅览区翻看一些感兴趣的刊物。也是本着学习的态度,我会时常去翻看一些经济金融类杂志,并逐渐关注到了《中国金融》杂志。但是由于缺少经济金融的基础知识,对里面的大部分文章都看不懂。一本杂志翻看下来,多数只能看看标题、作者和里面的插图。不过这却逐渐开启了我学习金融知识之路。

  《中国金融》——检验我的学习效果。为了能更好地读懂金融信息,我开始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学习经济类的专业书籍,像《西方经济学》《财政学》《金融学》《金融工程》这类书,我都认真仔细地阅读过。而《中国金融》则成为了我检验自己学习效果的读物,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我博士毕业。临近毕业,一本杂志翻阅下来,大概也就能看懂两三篇的样子,但此时我对经济金融已不再那么陌生。

  《中国金融》——榜样的力量坚定了我的信心。学校的生活过得总是那么快,三年博士生活转眼结束,就业方向成为了当时面临的最重要选择。我们专业以往的博士毕业生大多会选择入职高校或科研院所,继续从事本专业的科研工作。而我考虑再三后,决定到商业银行做金融学专业的博士后,对经济金融知识进一步学习。因为专业跨度太大,也时常会被质疑。由于经常翻阅《中国金融》杂志,我对里面优秀的作者也逐渐有所了解,有行业监管者、大学教授、企业领导、券商研究员等,都是业界中的佼佼者。从他们公开履历中可以发现,有些也具有理工科背景,如时任中央银行行长周小川博士。榜样的力量坚定了我的选择。

  博士毕业后,我顺利成为了一名高校与商业银行联合培养的博士后。在站期间的科研压力相对较小,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进行系统性的学习。由于工作原因,我学习的侧重点选择了与商业银行相关度较高的课本,如《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》《证券投资学》《金融风险管理》《投资经济学》等,知识理论与实际工作也更近了一步。同时,我也没有放弃对《中国金融》的关注与学习,途径从线下转到了线上,形式改为通过CNKI对每期与商业银行相关度较高的文章进行下载阅读。我慢慢地对杂志也有了更深的认知。

  《中国金融》——前言热点话题的交流平台。入站之后,首先面临的是如何选题。《中国金融》刊载的文章大多选题较为新颖,尊龙新版官网网页版与市场的重点、热点联系紧密,开拓了我的视野,为我博士后的研究选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。最终,我的选题定在了金融市场投资业务方向。金融市场业务与经济金融形势联系紧密,参与机构需要密切关注市场走向和宏观政策的调控。我之所以选择这个方向,也是为了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希望自己的科研和业务水平得到双提升。此外,《中国金融》杂志开通了微信公众号,每日推送热点话题,灵活便捷、时效性强,有助于我广泛关注金融市场最新动态。

  《中国金融》——理论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。博士后出站有论文考核要求,因此从入站开始我就广泛关注金融类的期刊,也慢慢认识到《中国金融》在行业的地位。它多年被CSSCI收录,作者大多是权威的学者,站位高端、视角独特。与其他金融类杂志相比,《中国金融》的文章少了晦涩难懂,内容前瞻性、时政性、实践性较强,受众面比较宽泛。通过学习,我的论文发表也较为顺利,我对中国金融体系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

  《中国金融》——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刊物。在高科技、信息化的时代,我们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,职场中的持续性学习非常重要。博士后顺利出站,我定岗到了资金部,负责金融市场投资业务。银行间市场与信贷市场相比,市场化程度高,利率波动大,参与者需要及时准确地掌握金融政策及市场信息,才能抓住时机精准决策。我们需要从学生时代的课本中走出来,找到新的学习途径尊龙人生就是博d88,在工作中不断地提高自己,《中国金融》就是个很好的选择。

  《中国金融》——前瞻性传播金融方针政策。金融市场走势受货币政策影响很大,精准把握金融政策走向,在金融投资业务中非常重要。每年的年初,《中国金融》会对近一年的货币政策进行分析、总结及展望。我记得非常清楚,2019年第2期的《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》曾指出,商业银行信贷供给存在三大约束:一是资本不足构成实质性约束,二是部分银行信贷投放面临流动性约束,三是利率传导不畅也对银行信贷需求形成约束。当年,商业银行永续债、定向降准、LPR报价机制改革等政策相继落地,提供了补充商业银行资本不足的有效工具,精准释放了中小银行的流动性,推动了利率“两轨并一轨”。密切关注《中国金融》中的权威声音,紧跟货币政策形势,有利于在工作中进行科学决策。

  《中国金融》——权威解读热点金融政策。货币政策用语通常较为简洁,有些名词大家早就耳熟能详,但并不一定能精准理解,如近些年经常提到的“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”。其实,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孙国峰司长在2018年第15期《正确理解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》进行过详细的解读。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中,货币政策取向由紧到松可分为“从紧”“适度从紧”“稳健”“适度宽松”和“宽松”五个区间。在“稳健”的区间内,根据货币政策操作的力度,又可细分为“稳健偏从紧”“稳健中性”“稳健偏宽松”。稳健中性就是将货币政策保持在“稳健”区间内的“稳健中性”小区间。每当出现新的金融政策,我就会在随后几期的《中国金融》杂志中重点关注相关的深入权威解读文章,对精准理解货币政策颇有益处。

  《中国金融》——普及金融知识的重要窗口。为了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,中央银行近些年创新了很多货币政策工具,实施了一系列精准调控。这些货币政策工具有些十分相似,平时不注重区分很难体会到里面的内在差异,例如,SLO(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)、SLF(常备借贷便利)、MLF(中期借贷便利)。《中国金融》2017年第4期《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》一文中对此做了很好的阐述,详细分析了各个货币政策工具的内在差异。熟知各个工具自身的特点后,便可有效理解其背后的货币政策意图,有利于指导自己平时的工作。

  《中国金融》——活跃金融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。除去权威的学术观点外,《中国金融》还会科普一些特殊时期金融历史,丰富读者的金融文化生活。例如,2020年第9期《伪满时期的货币金融掠夺》一文中,从独特的金融视角揭露了日本伪满时期鲜为人知的殖民掠夺手段,开拓了读者的金融视野。了解金融历史不仅可以丰富我们平时的谈资,还可以以史为鉴健全当代金融体系。在信息化的当代,《中国金融》不仅仅是一本杂志,它借助媒体融合的广泛传播性,俨然成为了一个金融业界的重要窗口。

  今年是《中国金融》创刊70周年,而我在金融行业资浅望轻,但我知道,自己与《中国金融》情缘还将未完、待续。■

地址:上海市杨浦区政益路8号11楼1101室 客服热线:021-65380048 传真:+021-65380048 QQ:021-65380048

Copyright © 2012-2023 尊龙网站 版权所有沪ICP备18000167号-1